自負與自慢

是人對於自己自信心的表現

但你自重嗎?

"咖啡"這項外來的飲品

卻在短短幾年間臺灣的坊間卻莫名的憑空蹦出好多大師

每位師級的業者都有其自我的論述

那怕是對與錯都有一票擁護者

這項飲品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會發生在臺灣

臺灣對於咖啡的歷史微不足道

但莫名的出現了許多咖啡名家,且還是沒有前跡可尋的降臨法

名家之所以成名皆因其有自我的論述且當下聽之甚為有理

故擁護者眾,但真正了解咖啡這項產品的應該沒有

名家著書一本一本的出版,但光內容而言,明眼人都可以理解是互抄

甚至還引導錯誤的觀念

著書立言應該是為自己於世留下一點足跡

但不用把自己謬誤的理論也附著於著作上,誤人子弟是大惡也

觀於義式咖啡,臺灣不僅落後,那怕是機器跟上腳步了但腦子跟舌頭還在遠古時代

還在為滿滿的creama而沾沾自喜嗎?

還在貼出盡是大漏斗的npf照嗎?

當許多無辜的追尋者跟隨著這些目標努力,是不是完全錯了方向

如此仍不該自重嗎

發表你所知的且實證過的知識是好的

但別把你不懂的又包裝上一層怪力亂神的外衣讓信眾膜拜追尋

甚至當為目標

當然這些事輪不到我來評斷,只是臺灣技術真的落後太多了,那怕是對於咖啡的喜好仍沒有樣本可以依據

但是有些東西除了味道以為還真的是會留下證據的

別把滿是焦坑的豆子說得像是以特殊手法造成的產物豐富又刺激,事實是相對火力拿捏錯誤造成的失誤

別把滿是生酸味的豆子解釋成未熟的水果,未熟的水果我想臺灣人也不太愛,就別在強加解釋火力過於小心而造成的未熟咖啡的美味

別把過於呆板的平庸味說成是以特殊遠紅外線的效果烘製而成,我想遠紅外線也真的沒那麼神可以把咖啡變成不是咖啡,咖啡該有的還是要有的

別把單品豆的曲線套在義式的線性上,這兩種烘焙結果是不同的,別以為顏色累似就可以矇騙過去,上了機器都是會說話的

真的自重而後人才會尊重

就把自慢與自負留在心中看待自己的自我挑戰才是過癮

傲心不可有,畢竟這東西我們也不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

R0010475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養豬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